不与恶人同居的神?(赛13:1-22)

—— 以赛亚书系列证道之十一

王怡
证道经文
以赛亚书13:1-22
显示

弟兄姐妹们,主日平安!

我们看到这一段经文的惊心动魄,对吧?先知传递耶和华的启示审判的信息,好像话都说得很绝,那个审判的场景也是令人惊悚。巴比伦灭亡,原先荣美的宫殿当中只有豺狼野狗出没,连游牧的阿拉伯人都不会到那里支搭帐棚,被弃绝如此之深。

我以前有提到一本小说叫《基督山伯爵》,中文有一个翻译叫《基督山恩仇记》。如果十年前你问我这是一个什么故事,我大概会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这是一个受苦的人,一个被冤枉的人出来复仇的故事,我会把重心放在他复仇的这件事上。不过后来信主之后我再读《基督山恩仇记》后发现,其实他出来之后有两条线,一条线是报恩,一条线是复仇,就是祝福与咒诅。在我以前的印象当中,我怎么就老只记得复仇呢?我就把报恩这条线给忘了呢?因为复仇让人太印象深刻了,复仇勾起了我们里面的很多的苦毒怨恨,似乎他在为我复仇,似乎他在替我出气,所以这个代入感就特别的强,因此那个印象里几乎只是一个复仇的故事。 第二,它不但是报恩跟复仇的两根线索,而且在报恩跟复仇、咒诅跟祝福之间,就像旧约当中先知所讲述的以色列人的故事一样,它中间还会有交叉,它中间甚至会出现翻转。

以前我忽略了这个故事当中的信仰的部分,基督山伯爵在地牢中遇见的那个老头其实是一个教会的长老,他不但给了他宝藏图,也教他很多的学问,他给了他信仰,也常常教他在艰苦的日子中来向神祷告。在那个地牢当中,他其实是接受了基督教古典教育,因此在他之后的日子当中常常地会讲到他向上帝的呼求。他向上帝的呼求当中看到那一位公义的上帝,所以他想行公义,他想让那些行不义之人受到上帝公义的惩罚,他把自己当做是上帝来施行审判的器皿。

不过当他的复仇计划慢慢地展开了以后,他心里面其实不断地有挣扎。他不断地说,我是不是复仇过份了?在基督山伯爵最后留给友人的信里面,他评价自己说:“那个人简直同撒旦无异。”他看到了自己的过份。所以到最后,你会发现有一个饶恕跟赦免的故事,虽然那个陷害他最深的仇人最终身败名裂,吞枪自杀,但是那个仇人留下的孩子,基督山却爱他,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视他如同己出。

一、福音是恩与仇之间的翻转

所以,当我读到以赛亚书的时候,当我读到在先知的口中,神传讲那一个祝福跟咒诅的信息,跟以色列人与上帝之间,以及以色列人与周围列国之间的恩恩怨怨的历史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一个词。我们可以把旧约叫做“以色列恩仇记”,那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新约,就把“基督山”就去掉一个“山”,叫做“基督恩仇记”,我们就在里面看见恩与仇。同时,我们看见福音是什么呢?福音不单单是指出了恩,然后也指出了仇,福音是这个恩仇之间的一种翻转,福音最令人激动的是这个恩和仇之间的颠倒。

整本旧约故事,从以色列来讲,是一个什么故事呢?甚至我说,你们没有信主之前的人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是不是一个恩将仇报的故事?从亚当在伊甸园犯罪开始,就是一个恩将仇报的故事的开始,对吧?从挪亚被拯救之后他的后代继续犯罪,就是一个恩将仇报的故事的延续;亚伯拉罕蒙神的呼召,但是从亚伯拉罕所生的后代,也是一个恩将仇报的故事;从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四百年,被神大能地拯救出来以后,从旷野就开始了一个四十年的恩将仇报的故事,然后一直到它历史上28位王,圣经给他们每一个王的最后定论就是“他们行了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一直到先知要来宣告,无论是先知以赛亚、先知耶利米、先知但以理,他们来宣告,或者他们来经历那一个被掳的审判,我们一直看到一个恩将仇报的故事。那如果这样来看,整本新约,或者从旧约一直延续到新约的那一个弥赛亚的盼望、那一个弥赛亚的福音,就是一个反转的仇将恩报的故事。

今天是五旬节,圣灵降临的纪念日。五旬节圣灵的降临是这个福音故事的高峰,是福音在地上的完备,也是迄今为止上帝救赎的最高峰,因为圣灵从上至下地浇灌,将我主耶稣基督那一个将恩与仇翻转了的福音所成就了的救赎浇灌在这一群原本是恩将仇报的恶人身上。就好比在那些童话故事里面,仙女拿着一个魔杖,或者是拿着水一洒,对吧?哗一下子,丑小鸭就变成了天鹅,灰姑娘就变成了美丽的公主。五旬节圣灵降临也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哗一下子,这一群全然败坏的罪人就变成了教会,变成了圣洁无瑕疵的神所爱的女儿,变成了我主耶稣基督要娶的新妇。我们感谢赞美神,我们看到这个恩将仇报的故事,最终的结局是一个大反转。在五旬节圣灵降临当中,我们这些人成为教会——耶稣基督的身体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感谢赞美神。

今天的题目叫做“不与恶人同居的神”。我们在上一次11到12章里讲到两件事,第一是讲到先知的文化,特别讲到先知在旧约当中被上帝所使用,作为神话语的出口,我们看到先知的精神、先知的职分,让我们透过先知的口吻去理解那一位弥赛亚;第二,我们回顾了之前的12章整个的脉络。以赛亚跟其他的先知一样,他们有一个特点,先知总是来宣告那一个非此即彼的消息,先知总是在审判与拯救之间、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在上帝与魔鬼之间、在生命和死亡之间、在天国与地狱之间,做非此即彼的宣告。

用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者“不要那么上纲上线”。我就是有几次没来教会嘛,怎么就变成光明跟黑暗,怎么就变成天国与地狱,怎么就变成成圣与沉沦,哪有那么严重嘛,对不对?但是先知的口吻是什么?他把信仰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在最高的层次上做一个二元的划分,他就要在审判与拯救,他就要在光明与黑暗,他就要在信还是不信,他就要在你是拜玛门你还是拜上帝之间来挑战你、颠覆你,论断你、审断你、责备你。

二、以赛亚书是审判与拯救的循环

我们看见整个以赛亚书是一个大的审判与拯救的循环。我们把全卷书的上半段叫做“失乐园”(1到39章);后半段对应着新约,可以把它叫做“复乐园”。可是我们也讲到前半部分的审判里面从来都包含着拯救,后半段的拯救的信息当中同样也包含着审判。因此我们来看1到39章里面,它同样都是有很多的审判与拯救的循环。1到12章是已经过去了的第一个部分,我们今天开始的第13章到第23章会是第二个大的部分。

前一个部分的焦点是什么呢?前面1到12章的焦点是以色列的命运,对吧?那以色列的命运是什么呢?审判与拯救反复的循环。从第13章开始,你会发现先知的预言转了一个焦点,不再是以色列的命运,转向什么呢?转向世界的命运,转向列国的命运,从13章到23章分别地论述当时这个世界上的十个国家的命运。

我们先来回顾前面12章以色列的命运,让我用这样的一个图来表达,我们看见了四轮的审判与拯救的循环。第1章审判,一开始就是审判以色列百姓,我救了我的儿女,他们却怎么样?他们却背离我!所以先知呼唤所有的人来听神。先知甚至呼唤什么?天地万物都来作为陪审团的成员出席,来听上帝对他儿女的审判。不过到了第2章2到6节,我们看到一个伟大的拯救的画面,就是锡安要超乎诸山之上,对吧?就是铸剑为犁,刀枪要打成镰刀。所以我们在那里提到联合国,刻在纽约联合国的总部上的2章4节的经文,将它作为整个世界和平的一个愿景。

可是接下来第二个循环,第3章又是审判的信息。到了第4章的第1节,我们再一次看到拯救的信息,看见对弥赛亚的第一次的预言和指向,就是“耶和华发生的苗”。在那里我们看到,原来祝福永远都藏在咒诅当中,原来神在愤怒的审判当中,对以色列祂自己百姓的审判当中,已经为他们预备了可以躲藏的地方。

接下来的5到8章进入到第三轮的审判,一轮比一轮更加激烈,一轮比一轮更加让我们心惊肉跳,从老年人到少年人,从男人到女人,通通都在审判之下。可是到了第7章和到第9章的时候,我们看见第三轮的一个拯救的信息,就是以马内利,那位要来的弥赛亚的预言指向一个高峰。从第7章当中的以马内利,到第9章的“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我们通常都会把7到9章的那一个以马内利的弥赛亚的预言当做是以赛亚书当中的第一个高峰,第二个高峰一直要等到53章。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四轮的循环,第10章又是审判的信息,可是到了11到12章的时候,再一次提到耶西的根。为什么不说是大卫的根呢?那一位婴孩不是要坐在大卫的宝座上吗?不是接续着撒母耳记下的第7章的那个大卫之约吗?他不是肉身上的大卫的子孙吗?大卫的子孙不是要有一位会永远地坐在那永远的不朽坏的王国宝座之上吗?但是那里却提到是耶西的根。耶西是大卫的父亲。

很多中国的父母都是一代一代的把盼望放在什么?儿女的身上。所以今天我就讲说,如果我失败了,我就对孩子说,你将来要争气哦,对不对?爸爸没有实现的梦想你将来要实现哦。如果这样子我就对自己宣布,我虽然不怎么样,我儿还是不错,对不对?我没考上大学,我儿考上大学;我没出国,我儿出国;我没挣钱,我儿挣了钱。就是王怡的儿,对吧?但是这里说的是什么,王家的根。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很失败,如果你旁边有人问你说,“哎,你爸还有没有儿子?”那等于骂你嘛。你明白这意思吗?

耶西的根的意思是说,他不但是大卫的子孙,而且他是另一位大卫,他是一位新的大卫,他是真正的大卫。就好像他不是亚当,他既是亚当的子孙,但他也是一位新的亚当,他是一位真正的亚当,他是第二位末后的亚当。

因此前面12章四个咒诅与祝福的循环之后,我们看到第13章开始上帝讲列国的命运。第一个就是巴比伦。我也讲到先知预表的基督,借用范仲淹的话来讲,什么是先知呢?先天下之知而知、先天下之苦而苦。先知蒙受了上帝的默示,因为第1章第1节说,“以赛亚得了神的默示”。然而你有没有看到第13章第1节,进入到对万国审判的时候再一次地出现这个词,对吧?“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得默示。”所以,先知的知是来自于神的知,是成为神话语的出口,他先天下之知而知。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也因此就先天下之苦而苦。在“先天下之知而知”上,他预表了那一位真正的启示的最高峰,启示自己的本身就是耶稣基督;在“先天下之苦而苦”上,所有的先知都预表着那一位受苦的耶稣基督。

让我们来看到一个词,就是第一节里面说:“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得默示。”在以赛亚书里面用到两个希伯来词,中文都翻译为“默示”。第一个“默示”就是在一章一节那里,那个“默示”在其他地方翻译为“异象”。你们记得那一句的经文叫“没有异象,民就放肆。”那里的“异象”的意思,就是没有上帝的话语。没有上帝的话语,民就放肆;没有上帝的话语引领我们,那个人就怎么样?任意而行。所以,那第一个的“默示”是指上帝的话语。

可是从第十三章的第一节开始到二十三章,这部分里面凡是提到“默示”的时候,是用到第二个希伯来词。这一个希伯来词的意思是负担、重担、或者压力。以赛亚从神那里得了一个好大的重担,神的话在先知的口中如千斤的重担。这特别地表明先知不但是知,不但是得着了从神那里来的话,而且这话在他的生命当中成为一个重担,成为他因此而受苦的一个源头,先知为神的话语受苦。以赛亚领受上帝的呼召说,我要去传神要我所传的话,但是他们不会听,但是他们不会信。所以,你们知道那个传话的人有多痛苦吗?这一个“默示”,负担或者是重担,表明了神的话语在先知的生命当中所带来的苦难,所带来的压力。

我们看到先知的讲述总是有刚才我提到一个特点,就是悖论。整个基督教信仰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基督教信仰中的真理总是以悖论的形式出现的。生命跟死亡之间总是悖论的,保守生命的就要死,失去生命的就要活。在后的又在前,在前的又在后。尊贵的就降卑;卑微的就升高。智慧的就愚拙,愚拙的就智慧。你会看到恩就是仇,仇就是恩。我主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神成为人来到我们的当中,又是神,又是人;我们看见福音是一个翻转。所以我们看到,先知所宣告的信仰总是以一个悖论的方式来出现的光明与黑暗。

然后我们看见他所宣告的那一位神也是一样。诗篇的五章第四节说,神绝不与恶人同居,对吧?恶人不能与他同居。神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神也万不以无罪的为有罪。神不称善为恶,神也不称恶为善。神是嫉邪的神,神的眼里容不了沙子。我们看见这样的一位神。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活着就没有指望。可是我们却看见在福音当中五旬节圣灵的降临,我们却看见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而复活,我们却看见一位与恶人同居的神,一位称恶人为义的神,一个在咒诅与审判之间来翻转的一位神。

前两天我听到有一个传道人讲了一句话,听了吓我一跳。不过他解释了以后,我觉得圣经是这么讲的。他说基督教的信仰,在本质上就是强盗的信仰。这是什么意思啊?他说,因为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第一个信耶稣的就是强盗。我们刚才唱的那首“有一活泉”里就有“临死一贼”。所以,基督教信仰是临死一贼的信仰呀。我们怎么加入这个信仰呢?我们唱的这个歌里面,“我罪虽然比他更深”,比这个强盗更深,对不对?但是,“主却能洗我完全。”

基督教为什么常常被人憎恨呢?基督教福音为什么常常被人拒绝呢?福音的这个悖论中最惊心动魄的一点就是:福音除掉了圣人与强盗之间的差别。这是对这个世界的极大的羞辱和否定,他除掉了圣人和强盗的差别。在哪里除掉了呢?在十字架上除掉。何以见得呢?第一个决志祷告的是强盗,耶稣除掉了犹太人跟外邦人之间的差别,因此被犹太人恨恶,对吧?除掉了自由人与奴隶的差别,为奴的、自主的,在基督里都成为一了。所以,福音常常在历史上被那些有地位的人拒绝或憎恶,常常被那些有钱的人、有势力的人、有权力的人、尊贵的人憎恶或拒绝。福音也除掉了男人跟女人的差别,所以教会中女人多男人少,是不是?因为男人恨恶这个福音,因为男人拒绝这个福音,虽然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两性关系上,男人始终是处在优势的地位,对吧?在任何一个层面,因为任何一种因素处于优势地位的人群当中,福音常常地、被更深地、更多地拒绝。

我昨天有幸在郫县的教会服侍了一天,他们的教会里面就是按照保罗所说的,尊贵的不多,有智慧的不多。很多人用一种很藐视的口气评价中国的家庭教会:三多,老年人多、女人多,教育程度低的人多。但是,我昨天就跟他们讲说,你们认为这是教会的耻辱呢,还是教会的荣耀呢?其实这彰显出福音的荣耀。在教会当中乃是卑贱的人多,在教会当中乃是社会边缘的人群多,在教会当中乃是老弱病残的多,这恰恰彰显福音的荣耀。虽然我们教会的姐妹们说:弟兄这么少,怎么谈恋爱嘛,怎么一定要嫁给弟兄嘛。但是我要对姐妹们说, 教会当中姐妹多、弟兄少,彰显了神的荣耀。因为它显明了今天福音在中国仍然处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就是他首先得着卑微的人,他首先得着边缘的人,他首先被这个世界的主流社会所拒绝。

今天福音在中国仍然还处在这个过程当中,从卑微的人群,从边缘的人群,从失败的人群慢慢地开始向着社会各个不同的阶层变化。因为从姐妹们你们的信主当中、这个教会当中、弟兄很少的处境当中,我们看到那一位翻转一切的耶稣。我们看见他福音的能力,他可以将软弱变为刚强,他可以将羞辱变为荣耀,他可以将愚拙变为智慧,他可以将边缘的、卑微的、不被尊重的、变成我主耶稣基督在天父上帝的怀里尊贵的,他可以将乞丐变成王子。

福音除掉了圣人和强盗之间的差别,所以它被一切有道德的人憎恶。一切有道德的人,他们会去寺庙,他们不会来到教会。因为有一个最尖锐的事实,就是我主耶稣基督成了妓女的基督、成了乞丐的基督、成了强盗的基督、成了税吏的基督。各位,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对你会构成压力?你如果特别喜欢一个东西,然后你发现,啊?他也喜欢,你会不会觉得那个东西有点掉价?有一个姐妹好不容易买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如果走在街上看见一个卖油条的也穿这个衣服,那这个姐妹心中一下就会觉得掉价很多,对不对?因为那个衣服同时成了卑微人的衣服,对不对?

如果你信的那一位主也是如此呢?如果你信的那一位主也是卑微人的主,如果他是妓女的主你还要不要信他?如果他是强盗的主你还要不要信他?如果他是乞丐的主你还要不要信他?而福音要求我们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三、审判是必须的

在这个审判的信息当中,我们看到一件事情,让我们来更深地认识到福音。我很尊敬的台湾的一位神学家柯志明老师,他讲到登山宝训和基督教的伦理学时,用四个字来描绘基督教的信仰,来描绘福音。我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表达福音的中国式词语:叫做“穷德见恩”。一个人只有走到道德的尽头,一个人只有穷德,一个人只有站在上帝的面前承认他的审判是公义的,承认他的咒诅是公义的,并且透过先知一轮一轮的预言,让我们承认一件事情,就是,审判是必须的,但是拯救并不是必须的;审判是必须的,但是救赎并不是必须的。因此救赎才被称为是什么?恩典。

所以我们怎么去认识上帝的恩典呢?让我这样说,恰恰是因为先知抓住我们不放,以赛亚书抓住我们不放,他总是要我们在审判的信息当中去认识恩典;他总是在审判的信息当中去剥掉我们身上所穿的华丽的衣服;他总是通过审判的信息去使我们不断地降卑。穷德,才能够见恩。

13章开始把重心转向了对列国的审判,对巴比伦的审判。我想分享两点,第一从13到23章,它不但是关乎十个国家的命运,但是十个也蛮多的,还包括将来陆续要兴起的这些国家。所以我们说这是先知的一个历史性的预言,因为他预言了巴比伦。 很有意思的是,他不是单单地预言了巴比伦的崛起,他还预言了巴比伦的败亡,可是这个时候巴比伦都还不是一个最强大的帝国。很有意思,先知不是预言你将来要强大,先知是预言你强大以后将来要灭亡。就好象他对着一个乞丐说出一个预言:二十年之后你将坐在你自己皇宫的宝座上被人暗杀,然后全家死完。

所以,先知不是预言了他的一个崛起,而是预言了一个崛起之后的败亡。换言之,我们从13到23章里面看到,上帝不但藉着以赛亚书说出了对以色列的计划,而且说出了神对全地的计划,神对这个世界的计划。好像创世记的第6章到第9章讲到,神见这地上的人都满了罪恶,他们思想的尽都是恶,所以上帝要审判这个世界。可是神永远要在他的审判当中拣选他的百姓,白白的,不是因为这些百姓怎么样?有道德。如果没有前面的12章,直接就从第13章开始,以色列人就会说,你看,你看,你们这些坏人要被上帝审判,我们这些人就会被上帝救赎,对不对?

可是前面有12章对以色列的审判,我们常常讲一句话,神的审判要从哪里起头呢?要从神家起头。前面的这一个审判跟祝福的循环来表明,以色列跟地上的列国都是一样的,审判是必须的,审判是正当的,审判是天经地义的。然而救赎是出人意外的,救赎是唯独神的恩典和他的主权。挪亚不是因为他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好人;亚伯拉罕不是因为他是全地最有道德的人;以色列也不是因为他们是列国当中的忠心敬虔信靠上帝的民族。

但是上帝在对全地的审判当中,对人类在审判跟咒诅当中,永远地为自己存留余种。因此他说出了他对全地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他要创造一个世界,一个以锡安、耶路撒冷为中心的世界。在对全地的审判当中,唯有他的子民将重新被聚集,他的子民也要受审判,但是这审判最终要落到弥赛亚的身上。到以赛亚书66章最后的新天新地时,上帝要完成对那一个世界的创造,那一个新的世界是以锡安为中心的世界,用我们今天来讲就是,以教会为中心的世界,以上帝的国为中心的那一个世界。因此神现在要藉着先知展开他对列国审判的计划,特别是巴比伦。我们都知道,从创世记到启示录,巴比伦在整本圣经当中被视为全世界的一个代表;被视为整个教会以外世界的一个代表;或者是锡安、耶路撒冷、以色列之外的世界的代表。

因此在这一章当中,我们不断地看到了对这一国的审判,我们在好几个地方也看到这个审判背后一个普世性的画面。比如说第五节里面说他们从远方来,从天边来,最终要怎么样?毁灭这全地。在这里不单单是指到巴比伦,是说要毁灭全地,到了第11节说,我必以邪恶刑罚世界。所以在这一章当中,巴比伦是指巴比伦这个国家,他的确是指到这一国的结局。可是同样我们也看到全地跟世界,因此在接下来的这13到23章,对十个国家的审判的信息当中,以巴比伦为首。所以在对巴比伦的审判当中,背后也包含着一个普世性的审判的语言。

因此我们再一次地回到在这样的审判信息当中,再一次地回到我们所理解的福音,我们所理解的上帝对世界的审判。挪亚之约之前的大洪水是上帝对这个世界的第一次普世性的审判。索多玛、蛾摩拉是上帝对这个世界的一个象征性的审判。挪亚之约之后给了世上的君王、给了世上的政府一个刀剑的权柄,对吧?就是凡流人血的,他的血必为人所流。这给了全人类地上的国家什么?赏善罚恶,维持社会基本的公义次序,甚至执行死刑判决的权柄,这同时也意味着无政府的状态是一种最大的邪恶。

而在整本的旧约当中一直循环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有一天神要审判审判者,有一天天上的王要审判地上的王。诗篇的第82篇当中说:“神站在有权力者的会中,在诸神中要行审判。”这一段的经文是对13到23章对列国审判的一个总结。神在诗篇82篇第2节那里说:“你们审判不秉公义,徇恶人的情面,要到几时呢?你们当为贫寒的人和孤儿伸冤,当为困苦和穷乏的人施行公义。当保护贫寒和穷乏的人,救他们脱离恶人的手。但你们却仍不知道,也不明白,在黑暗当中走来走去,以至地的根基都摇动了。”

那一个摇动了地的“根基”是指什么呢?是指在挪亚之约当中,上帝重新给这个世界的一个基本的稳定的秩序。而这一个基本的稳定的秩序因为地上列国的不公不义而被动摇,所以神要审判审判者。神要审判审判者成为神要整救他的子民的一个背景。所以第6节说,我曾说你们是神,是至高者的儿子,这是圣经当中唯一的一次将地上的审判者称为“神”。当然不是说他们是真正的神,这里是指到他们是神在人间的一个代表,因为他们手上有判断的权柄,而这个权柄是来自于神的。所以执掌那个权柄的人就好像是神的代表一样。但是你们这些拿着这样的一个权柄,成为我的代表,却是背弃了这一个代表,你们必要怎么样?第7节说:“然而你们要死,与世人一样要扑倒,像王子中的一位。神啊,求你起来审判世界,因为你要得万邦为业。”在宣告了审判以色列的12章的信息之后,先知在13到23章当中所要宣告的信息:“神啊,求你起来审判世界,因为你要得万邦为业。”

罗马书第13章是我们常常提到的关于我们与这个世上的政权之间的关系。唐崇荣牧师在讲到这一节经文的时候说,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他说,这里面包含有四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上帝高于国家。第二个意思,这一节的经文告诉我们,国家要向上帝交账,世上的列国都要向上帝交帐,世上的君王、审判官都要向上帝交帐,上帝对列国的审判会成为上帝对祂百姓的整救的一个背景。第三,这一节经文表明上帝要向国家问责,耶和华立王也要废王。所以13到23章就是来表明神在这个世上要废王的计划。第四,唐崇荣牧师说,这一节的经文表明第四个意思是很多解经家跟神学家常常不会提到的,那就是说现在的政权是出于神的,将来推翻他的新政权也是出于神的。

这就是13章到23章的内容。这地上的万国兴起,一个国家兴起来审判其它国家,然后他又败亡;另一个国家又兴起,又审判其他的国家。十个国家依次地兴起,十个国家依次地要被神什么?审判。新的政权要出来取代原来的政权,而这一切都出于那耶和华。万国的存在是上帝保护人类社会免于被同一个统治者、同一个暴政所统治,以至于地的根基被摇动的一种的方式。所以神从来不会允许一个邪恶的政权永远的统治整个社会,他总是会让它兴起,最后会怎么样?审判它,使它败亡,又会有新的兴起,可是它也不会长久,总有一天神要再次地将他拉下来又会有新的统治者起来。可是他将来也是一样的命运。

这就是13到23章所给我们的。这一个是不是给了那同样受上帝审判的以色列人、上帝的百姓一种盼望呢?是不是给了我们这些仍然处在教会受逼迫之下,仍然处在我们的信仰被这个世界所嘲讽的一个情形之下,甚至仍然处在一个不公不义的社会制度之下我们心里面的盼望呢?因为申冤在我,主说:我必报应。所以我们可以怎么样?我们可以不要过多地来关心上帝什么时候审判这地上的某一个国家。我们倒要特别地来关心神的审判要从他的家起首。

审判是惊心动魄的,而对地上万国的审判总是指向末日的审判,最终的审判,在历史当中的一个预言。我之前听到一个弟兄跟我说:“哎呀,读以赛亚书真的是太难受了。这种黑暗、这种痛苦、这种审判、这种灭亡,这种话语是我们不太愿意面对的。”老实说,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我们不愿意直面什么?死亡!我们也不愿意直面什么?黑暗!我们也更不愿意直面审判,更不用说是末后的审判。

我前段时间读到鲁迅,鲁迅说真勇士要直面黑暗。鲁迅对黑暗的体会,对整个社会的绝望,可以说是达到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文学当中的一个高峰。可是鲁迅的绝望,他对黑暗的体察从来没有上升到对末日的审判和对地狱、对一位公义的上帝的深深的敬怕和绝望。但丁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从来没有对鲁迅产生过影响。鲁迅曾经说,我虽然敬佩陀思妥耶夫斯基,但是我不能去喜欢这个人,我没有办法读完他的书。鲁迅在他的日记中说,他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读了一半之后觉得索然无味,就废书不观了。当他读到旦丁的《神曲》炼狱那一段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到了地狱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很疲倦了,于是我就在那地方停住,终于没有走到天国去。”

我会说中国的文化传统仍然使我们没有办法,也不愿意去真正地面对更深的黑暗,去面对地狱般的审判。舍斯托夫说,只有当人看不到任何可能性的时候人们才去信仰。那换句话说,基于以赛亚预言来说,只有上帝的审判才会让人去信仰上帝,只有地狱才能够让人去盼望天堂,只有死亡才能够让人去渴望生命。所以,一个不能够直面死亡的人,不能够相信经历那地狱的痛苦,面对自已的挑战的人,不能够认识上帝的审判并因着审判而战兢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地明白、真正地信靠、真正地相信那临死一贼所相信的耶稣基督的救赎。

四、审判中有拯救

哦,你会说,你是来威胁我信主了,先知用了那么多威胁的话语来叫我们信主了。那我会说,第一,这是公义的威胁。是的,这是公义的威胁,这是上帝的公义对一切不公义之人的威胁,这是上帝的公义对一个不公义的世界的威胁。这威胁乃是正当的,这威胁乃是他对你的怜悯。如果有人要杀你却不威胁你,你是不是很惨?他应该先威胁我,对不对?然后再杀我。所以公义的威胁,本身就是神的恩典。但是第二,这不仅仅只是一种威胁。让我们回到先知的悖论中来,因为救赎总是通过这种威胁所反映出来的。在这威胁当中包含着什么?藏在咒诅当中的祝福,藏在审判背后的拯救。

流泪的先知耶利米在耶利米哀歌第三章里讲到黑暗的时候,讲到痛苦的时候,讲到苦难的时候,讲到他自己受到上帝的审判和管教的时候,所用的话语让我惊心动魄,这里面甚至有一种强大的对耶和华上帝的信靠。他直接称是耶和华,是“他引导我、使我行在黑暗中、不行在光明里。”圣经不是说,神会引领他的百姓是行在光明中吗?可是耶利米说,“他引导我、使我行在黑暗中、不行在光明里。”是他“终日再三反手攻击我”,是耶和华,“他使我的皮肉枯干”,是“他折断我的骨头”,是“他筑垒攻击我”、是“他用篱笆围住我。他用凿过的石头、挡住我的道。”是他埋伏,像“狮子在隐密处”,是“他使我转离正路”、是“他将我撕碎”、是“他张弓把我当作箭靶子”。是他使“我成了众民的笑话”,是“他用苦楚眼泪来充满我”,是他“使我远离平安。”

第20节却是一个伟大的转折,“我心想念这些、就在里面忧闷”。你想到刚才我读到那些经文,如果你有经历到先知一样经历到的痛苦,你会不会在里面忧闷?你当然会。可是接下来他又接着说,“我想起这事、心里就有指望”。好奇怪的,他说,我心想念这事, 我里面就忧闷,接着说,我想念这事,我心里就有指望。这就是我所讲到的先知的悖论。

先知的知,一切都指向对那一位全知的耶稣基督的预表;先知的苦,一切都指向对那一位受苦到极致并且顺服受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一位耶稣基督的预表,在他那个地方会有翻转。我们思想苦难的时候心里就忧愁,但是先知说,思想苦难的时候心里就有盼望。当我们思想上帝审判信息的时候,我们心里就惊惶,但是先知说,当我思想审判信息的时候,我心里就有指望。因为他接下来说,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每一个来读以赛亚书的人,每一个读到前面12章的对以色列的审判的信息,和接下来对列国的审判的信息的基督徒,我愿你们读到这样的经文的时候,你们就发出这样的赞美说:我不至灭亡,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

因此今天早晨我们聚集在这里,我们就像先知一样地说,每个早晨都是新的,耶和华我要仰望他,凡等候耶和华,心里寻求他的,耶和华必施恩给他,这应许、这盼望应验了,应验在了基督的身上,这盼望应验了,应验在今天五旬节圣灵的降临。他建立了教会,他向我们吹气,使我们从灰姑娘变成了公主,使我们这些丑小鸭变成了天鹅,使我们这些恶人变成了神与我们同居的祂的儿女。

亲爱的弟兄姐妹,所以让我们说吧,虽然教会要受到神的管教,虽然教会要受到世界的逼迫,愿神对巴比伦的审判的信息成为对我们的鼓励。对于魔鬼来讲,对于撒旦来讲,每一个基督徒都是注定要被记载在历史当中的人物,因为他们被记载在羔羊的生命册上,等到整个人类的历史终结了,等到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君王败亡了,等到所有的政权消亡了,他们的名字还在。亚伯的血要从地下出来控告定这个世界的罪,神要审判巴比伦,神要审判中华人民共和国,神要审判美利坚合众国,神要审判世界,神要为祂的百姓伸冤。

我们看到那一个伟大的翻转,不与恶人同居的神和与恶人同居的神,这一个倒转,这一个悖论在哪里呢?在我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上。罗马书1章16节中保罗说道,“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你怎么明白这一句话?为什么他说“不以福音为耻”呢?为什么福音会与羞耻连在一起?如果我结婚的时候,我对我的妻子说:我不以我的妻子为耻。你知道会怎么样吗?你的妻子就不嫁给你了。去你的,我还不以你为耻呢,你干嘛以我为耻呢?我说我是不以你为耻,可是你凭什么以我为耻呢?干嘛要这么说呢?所以当保罗说“我不以福音为耻”的时候,他意味着什么?他意味着福音跟羞耻是联在一起的,然后他说我不在乎这个;福音跟羞耻是有关系的,然后保罗说,我不在乎这个关系。因为在这个关系当中,我看见了这本是神的大能。不是羞耻,而是荣耀,他不是软弱而是刚强。

那为什么福音会与羞耻连在一起呢?为什么福音能够翻转和扭转、消除这些羞耻呢?那让我这样说,福音永远关乎两件事情。第一,是关于我们的羞耻、失败、罪孽、死亡、黑暗;第二,是关于这些羞耻和失败是如何被扭转的。或者让我用今天的这个题目来说,福音永远关乎两件事:第一,福音关于一位不与恶人同居的神,或者福音关乎这一位神,他绝不与恶人同居。那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没有指望。可是第二,福音关于这一位不与恶人同居的神为什么与恶人同居。这个结果是怎样被翻转的?这个结果就是整卷以赛亚书所预言的那一位受苦的弥赛亚,那一位赐给我们的婴孩。

你在这里同样看到悖论,大能的君王跟一个渺小的婴孩 ,一个得胜的主跟一位受苦的仆人。福音为什么跟羞耻相关?因为基督在十字架上承受羞耻,因为福音是耻辱,因为十字架是一个耻辱,因为耶稣基督被剥夺了一切,因为耶稣基督被羞辱,耶稣基督被鞭打。而福音是关乎这些羞辱是如何被扭转的,是因为我主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他带来了死亡之死。亲爱的弟兄姐妹,如果你的生命中有羞耻、耻辱,他带来了耻辱之死;如果你的生命当中有黑暗,他带来了黑暗之死;如果你的生命当中注定有一个死亡的结局,他带来了那个死亡的结局之死。

今天是圣灵降临的日子,什么是圣灵的充满呢?我们改革宗教会就常常讲不是指你说方言,不是指你做了一个异梦,不是指上帝给你一个很特别的新的启示,不是!CS路易斯讲一段话,他说:“如果你的信仰叫你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何等的虔诚,你比别人更加的圣洁,你比其他的弟兄姐妹更加地爱主,那么这信仰肯定不是出于神而是出于那恶者。”唯有当你不断地经历、体验和承认自己是一个何等渺小和卑微的罪人,愿意谦卑伏在他的脚下,这才是圣灵的充满,这才是圣灵的工作。

我们一起来低头祷告:

我们祈求今天圣灵充满我们,藉着那艰难的审判的信息来充满我们,藉着那咒诅背后被翻转的祝福来充满我们,圣灵的充满使我们因着基督的十字架而去认识那一位不与恶人同居的上帝。

主!我们感谢赞美你!今天我们要来到你的面前领受主耶稣基督所设立的圣餐。初代的教父伊格拉丢说,圣餐是那令人不朽的良药,是因为藉着圣灵的工作和我主耶稣基督的应许。求主你充满我们!求圣灵充满我们!让我们来认识那一位不与恶人同居的神。他却藉着那一位与恶人同居的我主耶稣基督,他道成肉身来到我们当中与恶人同居。他与恶人同居在地上三十三年,他与那一群悖离他的门徒同居三年半。

主啊!让我们来认识你,来认识那一位连自己的独生儿子都不放过的神。因此我们知道神也不会放过我们,但是神却将他所有的愤怒、公义的审判倾泻在他的儿子基督的身上。哦主啊!求你使我们因此而忧伤,因此而悔恨,在炉灰中懊悔,在尘土中来厌恶自己。而这样的人,主啊!你就说你要与他同居;这样的人,你就应许说神要与我们坐席。所以今天我们盼望主耶稣基督你与我们一同坐席,愿你出现在我们的当中,藉着你的道和藉着你的圣灵,也藉着你所设立的圣餐,你来到我们的当中张开你曾经被钉的双手对我们说:“愿你们平安!”愿我主耶稣基督的宝血流在这样的人的身上遮盖他、洁净他、使他成圣!我们也把慕道的朋友仰望在你的手中,求主你使他们来认识,认识生命中深深的黑暗,给他们勇气面对这黑暗,然后也给他们信心来认识在那黑暗、审判、咒诅的背后所隐藏的那一位受苦的仆人、那一位扭转一切的弥赛亚、那一位神的独生的爱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感谢赞美神!听我们如此的祷告祈求奉靠耶稣基督宝贵的圣名。阿们!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