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加缪问,为什么人类存活下去,比人类灭绝很更好?
无神论的结果,就是一切都是荒谬的。凡事荒谬,常常悲伤。是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的态度。
如果你开车遇见一个老太太在前面,或者停下来让她,或者开过去压死她。加缪说,这两种选择都是荒谬的,都没有必然如此和必须如此的理由。
——这就是为什么,哲学的主要问题,就是讨论自杀。
02
今日的教会,何时在向社会大声疾呼,指责罪恶。教会在何事上抵挡着这世界的黑暗,直到流血的地步?教会何时能让自己的邻居可以藉着这光,看见另一个世界的荣耀,圣洁,公义和慈爱?
——主啊,怜悯我们,穿过我们。
03
你的儿女常看见的,却是罪恶在教会内部蔓延,发酵。撕裂家庭,撕裂同工,撕裂我们与神的和好。我常听见的是撒旦在这群他称之为“病人”的基督徒中,发出狰狞得意的笑声。
——主啊,奋兴我们,让世界来模仿我们,而不是我们模仿世界。
04
一位牧师说,服侍主二十余年,这是最让我痛苦的事。
因为世界已经不能让我痛苦了。这世上最坏的恶人,也不会令我痛苦。我的意思是,他没有让我的灵魂痛苦的能力。世界只能折磨我的身体,也许还包括了精神和心理状况。但世界绝不能折磨我的灵魂。折磨我灵魂的,都是家里人。
05
对一个真信徒来说,你的心灵和情感,在一家公司中所受的磨难,绝不会比你在教会中所受的心灵和情感的磨难更大。
因为这个世界不值得你的心灵为之受苦。而公司不过是这世界的一部分。它不能代表一种更美善的生活方式。因此它不配令你痛苦。为世界而痛苦的人是可怜的。
06
唯有教会是天国在地上的代表。唯有教会,是一种更美善的生活的盼望。
也就是说,唯有教会,配让你受苦。最让我们受苦的,绝不能是教会以外的人,而应该是教会以内的人。凡儿女长大时,第一个为他受苦的,是生身父母,而不是三姑六婆。
最让你受苦的,是你的家里人,而不是外人。这其实是一个好消息。
这就是主的意思。你信靠祂,就要为祂的教会受苦。为祂所爱的人受苦。
——主啊,我们不配,但因着你的儿子,我们已得着这殊荣。
07
因为浪子回家时,父亲呼召全家人进入庆祝的盛宴。
甚至一只羊,一块钱被找到了,也会进入庆祝。问题是,庆祝所花费的钱,其实已超过被找回来的东西。也就是说,用这些钱,完全可以再买另外几只羊了。
我们也是如此,上帝为拯救我们所花费的,已远超过我们本身的价值。
08
基督徒一直在辩论,特别是最近一百年:到底“基督为谁而死”?
有人以为,若基督是为世人任何一个人而死,包括那终究沉沦的地狱之子;那么,基督的救赎之爱,似乎会显得更为广大,不可思议。
然而,他们忘了,真正不可思议的爱,不是被外人折磨,而是被家里人伤害。
——福音之爱,最令人震惊之处在于:基督在十字架上,不但外表上,他是被“家里人”折磨至死的;而且在动机上,基督也是单单“为着”家里人而受死的;也就是为了那些“父所赐给子的人”。
09
折磨灵魂的,都是家里人——这恰恰是福音的逻辑,和福音中一个鼓励我们的应许。
第一,福音意味着,爱一个人,就是容许那个人来折磨我的灵魂。爱,就是承受来自最亲近之人的伤害。
第二,福音意味着,这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不至于羞耻的。折磨将转为喜悦,就如在十字架上,死亡转为了生命。污秽转为了清洁。
10
然而,罪人的心,就是自欺的心。
除了圣灵的能力,没有谁有能力让我看见自己的自欺。也没有谁有能力,让我敢于去品尝,爱一个灵魂给自己的灵魂所带来的伤害。
10
一个普遍的观察:
姊妹之间发生冲突,即使涉及到教义差异,也会最终呈现为关系和情感的冲突。
弟兄之间发生冲突,即使只是关系和情感的冲突,也会最终呈现为教义的分歧。
11
我们总是软弱的。但爱就是给软弱一个空间。如一位弟兄曾经的名言,“给你爱的人以自由”。
因此,一位牧师说,意见一致做同工伙伴,意见不一致做生命挚友。
成都诗人石光华,嘴里有句常语:我说不过你,但我恨你!
试着把这句话应用在弟兄姊妹身上:我说不过你,但我爱你。
12
意见一致做同工伙伴。意见不一致做生命挚友。
成都诗人石光华,嘴里有句常语:我说不过你,但我恨你!
试着把这句话应用在弟兄姊妹身上:我说不过你,但我爱你。
13
俄罗斯作家舒特说,
“我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就像扣外套的纽扣,第一颗就扣错了,但要扣到最后一颗,才知道错了”。
反过来呢,我与耶稣基督的关系,也像扣外套的纽扣,其实第一颗就扣对了,但非要扣到最后一颗,我心里才踏实。
14
基督徒,就是迷上基督的人。迷上基督,是最安全的,因为你不会再迷上任何受造之物。也就不会允许任何受造之物,来折磨你的心灵。被主呼召是最安全的,因为你名花有主了,就不会活在对其他花朵的嫉妒与不平中。
——主啊,让我从此,像保罗一样说,谁都不要来搅扰我。
15
20年前,曾反复聆听陈百强的歌,《一生何求》。
直到10年前,大卫的歌,终于给我答案:
“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
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他的荣美,
在他的殿里求问”。 (诗篇 27:4)
——摘自《大声的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