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重建婚姻,重建社会(拉 7-10 章)

王怡

5·12 大地震一周年时,我写过一篇反思文章,《圣殿、真道与城墙:震后 365 天》。其中第一段如下:

从《以斯拉记》到《尼希米记》,被掳的以色列人有三波归回运动。每一次都得到了世俗情势的配合,和君王的首肯。每次都指向一个复兴与重建的主题,大卫的子孙所罗巴伯领着民众修建了圣殿;大祭司亚伦和撒督的后代以斯拉,重讲神的律法,恢复神圣婚姻;而后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

观察这三波归回,反映了两个原则:

1、圣殿是生命开始、事奉出发的地方,也是圣城的核心。所以,圣殿的重建先于城墙的重建。祭司团体的复兴先于民众的复兴。

2、律法是圣殿重建、圣约更新的基础。所以,在圣殿重建和城墙重建之间,是以斯拉的一场归回圣经的“宗教改革”。

第 6 章结束,是重新献上圣殿,这是第一波归回的高潮和尾声。第 7章开始,是第二波归回的开始,这已是 57 年以后了。按罪人的常情说,时间越久,人们越不想归回。因为此地乐,不思蜀。就算此地不乐,也不想动了。犹太人和巴比伦人,已经犬牙交错,混为一体。杂婚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谁家没有一个巴比伦亲戚呢。再说,“难道埃及没有埋葬的地方吗”。

因此,第二波归回有三个特点。第一,归回的任务,焦点是“律法”。第二,归回的身份,焦点是“祭司”。第三,归回的措施,焦点是“婚姻”。第二波归回的群体,是以祭司群体为主。不要说普通民众,就连一般利未人,以斯拉发现,居然连一个都没有,这才敦促、激励,凑了 200 多人。和上千的祭司后裔一起回去。

在教会历史上,这段余民归回的故事,成为了每一次教会复兴所效法的例子。譬如,马丁路德被称为宗教改革的以斯拉。那些支持路德的德意志选侯,就像亚达薛西王。而路德的焦点,和以斯拉一样,就是重新宣读神的话语。男女孩童,都聚集来听。用一句话,总结以斯拉时代的复兴。就是“以圣道重生圣民,以圣民重建圣城”。

因此,新教改革之后,关乎神的话语大有能力的传讲、教导和训练的事工,被称为“以斯拉事工”。一切的教会事工与教会复兴,都必须以“以斯拉事工”为首。因为若没有圣道,圣殿就空空如也。若没有圣道,圣城就是罪恶之城。这也就是为什么,改革宗传统一直强调,圣言的侍奉是教会的核心,讲台的侍奉是教会的咽喉。一切败坏,都肇始于教导的败坏。一切复兴,都起源于教导的复兴。当神的话语被释放出来,神的恩典与诫命被传讲出来,就一定有一件事发生,那就是对那些明显之罪的悔改。圣约的重申,总是产生悔改的果子。圣约的重建,也一定基于悔改的果子。

在以斯拉的复兴中,这个明显之罪,首先指向杂婚。这个悔改的果子,首先指向婚姻的重建。你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教会,一年一度的婚姻更新礼。杂婚的意思,就是信与不信之间的婚姻。在旧约时代,就是以色列人与外邦人结婚。在新约时代,就是信徒与非信徒结婚。实际上,若某人与不信的人结婚,基本上就意味着某人不信。因为当
一个人决定,与一个信仰不同的人联合,彻底分享自己的身体、情感、财产和全部生活、命运时。这个决定就是一个公开否认信仰的决定。

换言之,只有两种婚姻,一种是世俗婚姻,这种婚姻不能分享夫妻彼此之间的信仰和永生的盼望。因为他们要么根本没有更高的盼望或信仰,要么彼此的信仰和盼望尖锐冲突,无法分享。而另一种是神圣婚姻,或“盟约式婚姻”。就是在同一位上帝和救主面前所成立的婚姻。这种婚姻的目的和内容,都包含了夫妻彼此之间分享信仰和共享永生的盼望。

不过,换一个思路看,只要一个基督徒决定与非基督徒结婚。其实他们的信仰就是相同的,即都是不信的人。所以,以斯拉发起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清除杂婚的运动。要么,你的外邦妻儿也归向耶和华,要么你离开你的妻儿,让他们回到他们的神那里,而你回到自己的神那里。这意味着,婚姻并不是最高的价值。婚姻之所以有价值,恰恰是因为婚姻表达了信仰的价值。所以,一旦婚姻彻底违背了人的信仰,连婚姻本身也是可以放弃的。这就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 7 章所教导的:如果你的配偶不信(这是指在世俗婚姻中,一方后来信主,而另一方还不信的情况),你不要离开他,除非他主动离开你。

保罗一面鼓励信主的一方,要坚持,去爱,去等候,去祷告。但另一面,保罗也对那些不信的一方坚持要离开的信徒说,没什么大不了,要走就等他走,但主的爱永不离开你。因为婚姻本身并不是最高的价值。我们珍惜婚姻,但绝不把婚姻当做偶像。以斯拉的复兴提醒我们,婚姻很重要,但绝对没有重要到你可以为此舍弃信仰的地步。也提醒一切单身的弟兄姊妹,神圣的单身,比信仰的杂婚好上一万倍。

让我举一个不相宜的例子,共产党在瑞金建立政权后,他们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这和以斯拉的重建很类似。因为共产党要建立的,并不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循环的新朝代,而是在一个类宗教的社会理想下,企图彻底重建整个社会生活的乌托邦。所以,只要你的目的是重建一个新社会,那么比一切社会革命更优先的革命,就一定是婚姻革命。因为只有重建婚姻,才能重建社会。如果福音改变了一个人的灵魂,那么接下来,福音就必然改变这个人的婚姻,和这个人的钱包。如果一个人的婚姻没有被信仰改变,钱包也没有被信仰改变。而这个人宣称自己的灵魂已经被信仰改变了。那么,他就是一个骗子。而以斯拉的任务,就是在重讲神的话语之后,把那些骗子找出来。他们用了三个月时间,来寻找、考察和鉴别那些在婚姻上欺骗了上帝,也欺骗了圣约社会的犹太人。

其实,根据摩西律法,外邦人只要愿意信靠耶和华,是可以被接纳入圣约社会的(这也是对新约福音的一个预备)。要么是外邦妻儿跟随了丈夫的信仰,要么是丈夫跟随了外邦妻儿的信仰。而那些最终从“教会”中被赶出去的人,显然都是第二种。不但如此,以斯拉故事的结尾,再次提醒我们,复兴和审判一样,都是从祭司群体开始的。为这个缘故,祭司中的杂婚者,被永远地记载在圣经中,供那些沉沦地狱的人永远怀念。

9 年前,我在《圣殿、真道与城墙:震后 365 天》一文中这样说:“如果将 1949 到 1979 这 30 年,看作中国教会在逼迫中持守祭坛、养成生命根基的‘圣殿’时代。我们可以把 1979 到 2008 这 30 年,看作一个‘在辖制之中稍稍复兴’的‘圣道’时代。5·12 大地震对中国教会而言是一个象征性的转折。教会在大地震后浮出水面,参与社会,成为一个规模化的公共事件。家庭教会在灾区重建的参与中,整体上已无法隐藏,亦不可隐藏。接下来,我们的下一个 30 年,会在圣殿的生命根基、圣言的次序传讲之下,进入各人各家站起来、修建对面那段城墙的‘圣城’时代吗?”
9 年后,这仍然是我更加迫切的祷告。如果福音改变了我们的生命,就必然更新我们的婚姻。进而,福音要藉着一个被更新的教会,更加公开、显著地进入这座城,但不是骑着高头大马,而是骑着不起眼的驴。不是受到众人欢呼,而是更加公开、显著地受到市民的唾弃和反对。

作为一个传道人,我更加惶恐地向主祷告,首先复兴我和我家吧,不然首先的审判就要临到我和我家。首先坚立我们的婚姻吧,不然教会的复兴就是短暂和值得怀疑的。

主基督啊,求你替我祷告,也成全我的祷告吧,因我的祷告是单单依靠你的恩典和圣名而达到父的面前。

20180507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