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不是叫人混乱(林前14:26-40)

王怡
证道经文
哥林多前书14:26-40
显示

引言:五大宗教论和谐

弟兄姐妹,主日平安!

今天这一段经文听下来也是一段蛮严厉的话。我记得去年,王牧师在我们当中证道的时候讲一句话,他说:“天国就是次序,地狱也就是混乱。”在现代人的观念里面,次序常常跟自由是相矛盾的。我们认为,因为自由就是不讲次序。其实,当你仰望星空的时候,当你去看世界的美好的时候,你都会知道美跟次序是有关的,你都会知道和平跟次序是有关的。但是,在我们个人的生命乃至教会的生活里面,却有一种错误的属灵观,引导我们不能从次序当中去看到和平,从次序当中去看到美善。我们需要来反思我们的属灵观是不是有问题。保罗在这一段经文当中也是来批评哥林多教会里面错误的属灵观。第14章是保罗讲到爱在整个社群当中的应用、或者说在圣约的子民、或者说在基督的身体当中的应用。前一部分在年前我们讲到“多求造就教会”的恩赐。今天这个主题,我们讲说,在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凡事规规矩矩地照着次序行(林前14:40),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林前14:33)。

我在网上订了一本书,就是国家宗教局组织五大宗教的人编了一本书《五大宗教论和谐》,就是五大宗教要一起来把他们典籍里面关于跟“和谐”有关的话都摘出来,说共同建造和谐宗教。我买了这本书,我很想看一看。但我知道,不是五大宗教要来同归于一,用王志勇牧师的话说,乃是“五大宗教要来同归于尽”。因为那不是真正的和谐,那不是真正的和平。

一、公共生活中的教养

在过去这个春节,有很多人看到北大的教授孔庆东对香港人的谩骂,然后引起两边的讨论。不过就我个人有限的经验和观察,我的确认为大陆人是没有教养的。我也是大陆人,所以我不怕得罪你们。大概6年前,我第一次去台湾,我在台湾的东吴大学作一个演讲,结束之后和台湾的一些知识分子、教授们一起吃饭。我也跟大陆的一些学者、教授们吃过饭,所以吃饭就知道他们比较有教养。当时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是一位东吴大学的老教授,他也是一个基督徒。东吴大学最早是教会建立的大学,其实现在基督徒已经相当少了。那这一位老教授真的是蛮有风度的。我们一起在咖啡馆吃饭的时候,你们知道我们常常进去脱下西服的外套,走的时候再穿上西服的外套。我发现一个细节,这位老教授脱衣服、穿衣服和我不一样。我们穿衣服是这样穿的,手伸直了套进去,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教养。为什么叫没有教养呢?因为这样穿衣服一个人至少要占三个平方米。而那个老教授,我发现他穿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提着,整个两边手完全是往下垂的,然后穿上去。我算了一下,他基本上只占一点五个平方米。我就看见有教养和没教养的区别就在这一点五个平方米。

其实,教养不是指到一个个体说,他很有学问,或者说他很优雅,或者说他很有品味。不是,教养是指到一个人在公共生活当中的品格,在一个公共生活的经验当中传递了对邻舍的爱,这就是教养。大陆人和台湾的人民、香港的人民比较起来的确是没有教养,因为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没有公共生活,我们的人民没有公共生活。我们在每一次教会的“恩友特会”的时候,会问新来的信徒或预备受洗的一个问题:当你进入教会之前,对除教会以外,可以分享一次最激动人心、最深入的一次团体生活的经验。我发现大部分的中国人在进入教会之前都没有刻骨铭心的团体生活的经验。除非你以前参加过传销组织,一般都没有,印象最深的就是宿舍,读书时候的集体宿舍。

所以,当我们去看哥林多人和我们在信主之后面对教会作为一个公共群体、作为一个圣约的群体、作为耶稣基督的身体的建造,我们有相同的功课,但我们也有不一样的功课。如果你了解一点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你会知道哥林多在当时是希腊的第一大城,它差不多是希腊文化和希腊教养的一个典范。希腊和罗马可以说是一个当时那个世界上拥有最丰富的、最成熟的社会公共生活经验的社会,他们比那个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更有经验、都更比较了解什么叫团体、都更了解什么叫(我们今天叫)Teamwork或者叫做Republic。不但他们比当时其他世界的人更了解,因为他们就活在那种公共生活当中,而且他们可能领先中国人两千年,直到我们两千年之后我们都还不太了解,我们都仍然缺乏真实的公共生活的经验,所以我们更不可能形成公共生活当中的教养,我们不可能在很多细节里面体现出对邻舍的爱。这就是为什么大陆的游客要在地铁里面吃东西,走电梯的时候不站在右边,为什么这样会引起冲突。我觉得,实质上这不是地域的冲突,实质上是有公共生活的人群和没有公共生活的人群之间的冲突。

1、世俗公共生活向属灵公共生活的转化

对于哥林多的信徒来讲,面对一个挑战:就是他们如何把世俗的、有着丰富经验的公共生活转化为在耶稣基督的教会当中的去建造一种属灵的公共生活。这是他们的挑战,就好像今天不能简单地将心理学的、管理学的或者在公司里带过团队的经验直接拿来建造主耶稣基督的教会。他们面对一个挑战是如何把他们很丰富的公共生活的经验转化为建造主耶稣基督的身体。但是对我们来讲,我们的功课要比他们大一倍,我们是双重的功课。第一,压根儿就没有公共生活。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没有公共生活。中国虽然在这一百年都称为共和国,但是直到今天我们没有任何共和的经验。所以,我们本来就缺乏过一个公共生活,更不用说在这个公共生活当中去形成次序跟传统。第二,和哥林多人一样的挑战,是如何把属世的公共生活的交往经验转化为属灵的耶稣基督的身体的建造。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说,有一个美国的信徒有一段很有名的视频《我恨宗教,但我信耶稣》。我听过无数的基督徒都说过类似的话,“我觉得教会是不好的,宗教是不对的,但我爱耶稣,我信耶稣。”或者各种类似的话。我相信如果这些话是指到宗教、指到那一种形式主义的、是指到那一种“你虽然受洗了,主日你也到教会来聚会了,但是你却没有真实地领受耶稣基督的恩典”,那么外在的一切的活动、动作就被称为一种虚假的、一种死掉的、一种宗教的生活。如果是这样子的宗教的生活,我们每个基督徒都恨这样的宗教的生活。但是我却要再问一个问题:基督教到底是不是宗教?有些弟兄姐妹会很属灵地说:“不是宗教,只是信仰。”那你怎么定义“只是信仰不是宗教”呢?我相信保罗在这一章里面就是在处理这一个问题,因为哥林多教会的人的回答差不多就是认为基督教不是宗教。

2、基督教是不是宗教

如果我们从社会学或者宗教学,从外面去观察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宗教,其实是看三点。

第一, 礼仪。基督教是不是一个有礼仪的宗教呢?有吧,它有清楚的礼仪。

第二,组织。它是不是一个有组织性的宗教呢?以前讲过,是去年的《人民日报》还是哪里登了一篇文章:《我们要提防组织性强的宗教》。意思是说,佛教组织性很弱,但现在佛教组织性也很强了。我们上一次租房子遇到一个佛教徒,他说他要租房子,他说:“我们经常也有小组聚会,我们要请法师到我们这里讲法,我们是开放家庭。”嗬!我们吓一跳,佛教的组织性也开始比较强了。但是在人类的历史上,在这两千年的历史上,或者你把基督教和中国民间的那些宗教作一个比较,你会很清楚地看到,基督教是一个组织性相当强的宗教。很多民间宗教都 是没有组织性的宗教或者组织性相当弱的宗教。

第三,职分。在这个宗教当中有没有清楚的职分,有没有它的圣职人员?

你从这三点里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新约的时代,犹太人的宗教生活,他们有礼仪,因为作为犹太人他们有献祭的制度。他们有所有的节期、日子,他们有相当繁复的礼仪。但是他们不明白这一切的献祭乃是指向、预表那一位要来的弥赛亚,就是耶稣基督。所以当他们不明白、不认识那一位主耶稣基督的时候,这一切的礼仪只不过是一种宗教、一种虚假的宗教。他们有组织,他们有公会,他们虽然不像大卫王朝那个时候,甚至有一种从军事到民事的治理上、到宗教的支派上都有相当成熟的组织。当以色列人被掳归回之后,成为殖民地几百年沉默的时期,到耶稣的时代他们的组织性不是像大卫王朝那么强了。但是他们还是有组织的,也很清楚的。第三,他们有职分,他们有祭司。所以我们看到犹太人的宗教生活。我们的的确确看到,如果不认识那一位主耶稣基督、不认识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一位就是在所有的献祭制度里面、就是你们被分别出来所担任的所有的祭司的职分所指向的那一位真正的祭司,那一位真正的弥赛亚,那一位被杀的、替罪的羔羊的时候,那么这一切不过只是一种虚假的宗教生活。

3、新约与宗教的关系

我们又要问一个问题,新约是否废除了宗教?耶稣基督是否废除了宗教生活?我们看到不是。在耶稣基督的救恩里面,祂所设立的圣礼——洗礼和圣餐,的的确确是取代了一切的献祭,成全了一切的献祭,也废除了一切的献祭,包括节期、日数。但是新约的教会仍然有礼仪,有圣礼。地方教会被神所建立,取代了以前的公会。地方教会在整个使徒的书信里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会乃是一座殿。记得保罗在之前的经文中,用到两个比喻来表达这种组织性——身体的比喻和建筑的比喻,来表达这是耶稣基督的身体,和耶稣基督搭配我们所建立在祂的根基之上的建筑。地方教会取代了公会。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没有神职人员和平信徒之间绝对的差异——祭司被当做是一种很特殊的人,因为祭司所指向的那真正的祭司已经来到了,但是圣灵仍然在你们当中立全群的监督,仍然在新约的教会当中设立了长老和执事。所以我们清楚地看到新约没有废除宗教,因为新约没有废除礼仪,新约也没有废除组织,新约也没有废除职分。基督教教会乃是在内在的上帝的恩典和在外在被联结起来的一群圣约的子民。这一群圣约的子民他们是透过礼仪、透过组织、透过职分被联结的合式,甚至称为是一座殿,或者是耶稣基督的身体。

4、哥林多教会对宗教的误解

哥林多教会里面更多的混乱是在于哥林多人倾向于废除宗教。在自由和次序之间,他们以为自由就是不按规矩而行,自由就是凭着自己内心的感动。无论是保罗提到方言的问题,还是这里提到讲道的问题,还是之前提到圣餐的问题,我们都看见在哥林多教会里面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混乱。而起初神创造天地,在神的创造之前和创造之后的一个基本的分别就是次序替代了混乱。保罗来批评哥林多教会所出现的、呈现出来的那样一种场景,我们可以叫做“渊面黑暗”,叫做“混沌”。因为礼仪被混乱,圣餐被混乱,组织被混乱,崇拜当中的次序被混乱,职分被轻看。

二、失去神的恩典是教会的危险

我们会发现从哥林多教会开始直到今天两千年来,很多的教会和基督徒都在挣扎这个问题,就是:“当我的内心,当我的信仰,失去了神的恩典在我里面又真又活的活力的时候,我来聚会,我来擘饼,我来唱诗,做这一切的动作都好像失去了内在的活力、内在的真正的信心和力量,外在的动作就变成一种虚假的宗教生活”。这始终是教会的危险,这始终是每个信徒信仰生活的危险,你始终会看见教会在这个问题上挣扎。

1、盟约中的制度关系

这种挣扎中就有一种趋势,就是透过否定礼仪、淡化组织、轻看职分来寻求所谓的内在自由的信仰。把属灵跟主的命令、把自由跟和平的次序之间分开了,把恩典跟律法之间分开了。我们强调我们和主耶稣基督的关系,但是这个关系是指到上帝和祂的子民在盟约当中的关系,在这个盟约的关系当中是包含制度的。基督教所讲的关系是包含制度的关系,制度就是圣约的制度,就是在圣约当中耶稣基督要做我的王。什么是基督徒成圣的生活?什么是教会的生活?什么是耶稣基督是教会唯一的元首?什么是耶稣基督是我的王?无论你怎么解释,“王”的一个基本意思就是有次序,王的基本意思就是听凭王的命令,就是让我个人的生命遵从王的治理,让整个教会的生活遵从王的治理。有王就是规规矩矩的,有王就是和平的次序,没有王,个人任意而行。

但是在教会当中始终有一种错误的属灵观,就是把那种“没有王、个人任意而行”的感动视为是属灵的标志。倾向于废除轻看礼仪、组织和职分,而去寻求所谓的个人自由的释放。记得在我们最初团契的时候,可能是在5、6年前,有一次聚会的时候,当时我在上面,我说:“我们开口祷告。”我还没开口祷告,有一个姐妹就站起来大声地开始祷告,我们很尊重她,没有打断她。那个时候我也没有勇气打断她,我也怕是圣灵的感动,不敢阻碍圣灵在我们当中自由地运行。聚会结束之后问她,她说:“圣灵感动停不下来”。你会发现这样的混乱就是哥林多教会的状况,而保罗说:“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林前14:32)”,保罗说:“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

2、教会中的“文化大革命”

教会始终在这上面有挣扎,就是怎么让那又真又活的恩典跟那外在和平的次序完美地融合。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讲,教会常常周期性地搞“文化大革命”。什么叫“文化大革命”呢?就是“砸烂公、检、法”,要“四大自由”。我发现“灵恩运动”基本上就是相当于教会当中的一次“文化大革命”,我们经历过“文革”的人就知道,“文革”带来的是混乱,是无政府主义。它所批评的东西对不对呢?它批评的东西的确有很多是对的,因为确实是“走资派”,确实是“贪污腐败”,确实是“官僚主义”,等等等等。但是你心里始终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通过“文革”的方式、通过砸烂一切次序的方式去寻求所谓个人的自由。毛泽东就是这么干的。但是我发现,在教会当中很多的弟兄姐妹也是这样干的,甚至在教会当中有很多的运动也都是这样干的。毛主席说“文革” 要7、8年来一次,我们会发现在一些教会或弟兄姐妹属灵的生命当中也是,真的很悲惨,也是7、8年来一次对次序的破坏。

有一位弟兄他用到一个词语,我觉得蛮感动的。他说,在去年一年他终于开始相当稳定地来参加主日的崇拜,能够把很多的事情,原来觉得很挣扎的可以把它放下来。但是我们要说,就算你每周来参加主日崇拜,也可能是虚假的宗教生活。但是他说到一句话,他说:“我觉得我终于开始建立起我生命当中基本的敬拜的规则和敬拜的次序”,他说:“我觉得生命当中需要一个敬拜的制度,生命当中需要一个敬拜的次序,我现在正在一点一点地建立我生命当中的敬拜次序。”我觉得这是一句听上去很不属灵的话,因为提到次序和制度都不是很属灵。但是我觉得这个弟兄这句话是很属灵的,因为他看到了自己是一个全然败坏的人,他看到了上帝使用教会作为蒙恩的管道,他看到了生命的成长跟耶稣基督的关系是与圣约的群体跟圣约制度在一起的。

我们在整个哥林多前书里面可以看到,哥林多人他们夸耀洗礼。他们不是否定洗礼,他们夸耀是谁给他们洗礼的,这是在哥林多前书的第1章10节之后谈到他们对洗礼的夸耀。然后是他们混乱圣餐,在第10章里面讲到的。他们在礼仪的方面倾向于废除,在组织上他们不按规矩而行,他们分门别类。在职分上,也是今天这一段经文来更多地看到的,模糊职分跟混乱角色,模糊一个话语教导的职分以及混乱男女性别的角色。

3、敬拜中的次序与自由

什么叫做自由?有一个改革宗的牧师讲到公共崇拜的时候,他讲到一点很有意思,我也想再问你们这个问题。他说:“比如在公共敬拜中,大家一起唱诗敬拜神的时候,是把眼睛闭起来属灵呢,还是不把眼睛闭起来更属灵呢?”这是很细节的问题。我们通常有一种经验,我记得大概几年前有一个姐妹,她跟我说,看见有人敬拜的时候好属灵啊,把整个眼睛闭起来,完全陶醉,完全不管旁边有谁,好属灵啊。我也没有反驳她,我只是问她:“真的吗?你真的这么认为吗?”这个牧师又讲说:“当你在公共的敬拜当中把你的眼帘垂下来的时候,而其他的弟兄姊妹没有把眼帘垂下来的时候,你就切断了你与耶稣基督身体的关系,你就没有在与大家一起地敬拜神,你就退回到了你个人感觉的小天地里面,对你来讲旁边有没有弟兄姐妹,旁边是张弟兄还是李姊妹,这个会堂今天来了多岁的弟兄姐妹根本不重要,你是跟他们一起同工在耶稣基督的身体当中来完成对神的敬拜,不是你是一个人陶醉在你属灵的感觉里。”所以,这位牧师说:“要睁着眼睛唱诗”。我们的意思也不是说,你一定会看到其他的弟兄姐妹,但是你的余光会看到,你会知道是和他们在一起,而且你唱诗的时候你还要注意地倾听,你要听他们的声音。你说:“不,只在那里听主的声音。”你越在里面听主的声音,其他的人就越容易听见你的声音,因为你的声音比别人大,因为你比别人唱快了一拍你还不知道,因为你只在心里听主的声音去了,所以别人就只听到你的声音。所以当你很认真地听大家的声音的时候,你让自己的声音不要超过他们,你让自己的声音融入他们,你让自己的声音不要快于或慢于他们,这就叫敬拜,这就叫在基督的身体当中的公共的敬拜。

前段时间我们买了一张国内一个基督徒歌手的CD。他以前是一个蛮有名的歌手,后来信主了,出了一张CD,里面都是很传统的诗歌。我听了之后跟师母说:“我不是很喜欢,他里面的那种调调太乱了,就是歌星那种弯弯调调、那种个性的表达太多了。”然后我说:“唉!没有在唱诗班里呆过的人。”当然,他是一个歌星,但是没有在诗班里被磨过。在诗班里磨过就不会这样唱,在诗班里被磨过的人就不会有那种很自由的感觉,诗班的人会觉得很痛苦,但是他们慢慢地在那一个公共敬拜当中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他们会在次序当中、合一当中、会在对弟兄姐妹的爱当中、会在对彼此的体贴当中、会在共同的同工当中去完成对主的敬拜。他们所经历的是世人所不能够经历到的真正的自由的经历,他们所经历的是世人所不可能经历到的在基督里的真正的敬拜的体验。这种敬拜的经验跟世俗的那种狂欢的经验有相当相当大的差别。

三、耶稣不是来废除宗教

所以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基督的救恩和使徒的教训是致力于打破宗教生活的一切形式,从而建立一个唯独内心的、唯独个人的非宗教的信仰吗?”哥林多教会的回答是:“差不多是的。”而今天的教会始终有一种声音、有一种属灵观在回答:“是的。”这是相当可怕的,似乎是属灵,其实是体贴肉体。

耶稣是来激活宗教生活的

所以在这一段的经文里面,使徒提醒哥林多人说:“耶稣不是来废除宗教或废除宗教生活,而是叫宗教生活重新地被激活、被活过来,让那些来到教会的经验、那些受洗的经验、那些每一次来领餐的经验、每一次开口唱诗赞美神的经验、每一次安安静静地坐在这个会堂当中的经验、每一次去参加查经小组的经验,因着神的恩典,因着真正认识这一位主而被激活,而不是被废除,是更深地被带到耶稣基督和他的教会中来。”

登上宝训是天国宪章,而非道德主义的教训

实际上登山宝训不是关乎于个人属灵生命的,登山宝训是关于天国的生活、公共生活的宪章,换言之,登山宝训是关乎你蒙召信主所过的那一种在耶稣基督里公共生活的教养,是那一个将来要降临在这个地上的、神的国里面的、那种和平的次序的图画。它不是关乎一个基督徒的品格、一个基督徒单独的属灵生命的状况,是天国的宪章。

不信主的人不能够认识这一点,会把登山宝训当做一个道德主义的教训。而信主的人若是看不到这一点,就会把登山宝训当作一个个人高派属灵的理解的方式,就好像甘地。甘地不是一个基督徒,但是他自称受到耶稣基督、受到基督教很大的影响,但他所谓的很大的影响就是指登山宝训。他说,他被登山宝训所感动、所激励,所以他行了很多道德的事情。可是我要说,甘地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与登山宝训没有关系,因为与登山宝训所彰显的那一个神的国没有关系,跟那一个神的国里的次序完全地没有关系,他所做的不过是道德上的一个楷模。即使这样一个道德主义的楷模在某一个方面表现得很好,他也会在另一个方面表现得不好,比如说在夫妻的关系上,甘地有相当相当大的亏欠,他不是一个好丈夫。

四、透过圣约和神的国度观认识“宗教”

耶稣基督来,是来救我们的,来救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使祂的国降临。若没有圣约和神的国度的观念,你就没有办法来真正地来理解什么是宗教的真正的生活,你就没有办法真正地来理解为什么地上的教会是透过礼仪、透过组织、透过职分而呈现出来一个外在的形态,你就不会理解这种外在的形态的美好的意义,你就不会理解为什么在我们的信条里面将这外在的形态,就是圣礼、圣道以及地方教会视为是基督徒成圣生活的蒙恩的管道,也就是说上帝透过礼仪、组织跟职分来帮助我们、来治理我们、来安慰我们、来带领我们。透过否定礼仪、组织跟职分的方式去寻求神的带领、安慰、建立,最终不是建立主耶稣基督的教会,乃只是建立你自己而已。建立你自己归根到底什么都没有建立,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如同保罗所警告的,到了那一天,你的一生所做的将要被火焚烧。你自己虽然会得救,虽然可能是得救的人,然而你一生的工作却要被火焚烧。

1、基督教不是宗教

所以我们看到,是耶稣基督亲自地设立了圣餐,是耶稣基督亲自地颁下了洗礼和与之相应的大使命,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是耶稣基督亲自地差遣了使徒,是圣灵亲自地建立了教会,我们也看见是圣灵亲自地拣选全群的监督,搭配耶稣基督的身体。教会作为基督教信仰的一个崇拜的共同体和侍奉神的共同体,不是要废除宗教,是要激活一切宗教的生活。

所以,我们可以说:“是的,基督教不是宗教。”因为基督教反对一切的形式主义、律法主义和世俗化的虚假的宗教生活。基督教不是一个世俗化的社团,基督教不是一个外在做出了一切的动作而没有内在的恩典的宗教。你所听的道,没有神所赐下的信心相调和,那么都是虚假的宗教生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除了基督教以外,其他所有的宗教都是虚假的,在这个意义上,都是形式主义的,而且无论怎么谈得玄之又玄,在本质上都是世俗化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基督教不是宗教,他们才是宗教。”

2、基督教是唯一的真宗教

但是,我们反过来要说:“基督教是唯一的真宗教”。基督教是宗教,基督教是唯一的真宗教。因为“宗教”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指到人对神的正确的回应,“宗教”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指到圣约群体在盟约当中与他的神、救赎创造他的神之间的关系,那个关系被称为敬虔,或者被称为宗教。来自神的子民同心、同工在耶稣基督的身体、在上帝的恩典之约当中去完成对神的敬拜、对神的侍奉、对神的跟随。所以他们在这个有限的、眼睛可见的人群当中必定会呈现出来是宗教的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清清楚楚地、大胆地来宣称基督教是宗教,但它是唯一的真正的宗教。

五、无政府主义的属灵观

保罗在这一段里面乃是反对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虚假的信仰观。但是这种无政府主义的属灵观对教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信徒的属灵的生命有相当大的影响。

我曾经听到有一个弟兄的分享,我觉得这个弟兄很可爱。一次有个年龄比较大的姐妹跟我说:“我有的时候去一些年轻姐妹的家,我发现那些姐妹家里面乱糟糟的,比一个弟兄的家里还乱。哎呀,一点收拾都没有,哎呀,我很担心她们,这个样子怎么做别人的妻子啊!”然后,有一个弟兄,这个弟兄真的很棒。他家里面收拾得井井有条,他的衣柜管理得很好——全部都有编号,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主日穿的衣服放在一边,井井有条,一打开他的衣柜就知道“修理看守,治理这地”,也就缺这个生养众多了。你就看见一种很美好的生命。

什么叫属灵?属灵包括管理你的衣柜。当然,一个把自己的衣柜管理得很好的人不见得是一个属灵的人,因为他不见得是一个真实地认识神的恩典的人。但是一个自己的家里都乱糟糟的人、一个无法管理自己的时间、一个无法管理自己的衣柜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在侍奉神的时候是一个敬虔和属灵的人。一个生命中没有制度的人,一个生命中没有次序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属灵的人。我们需要来纠正我们的一种属灵观,我们若是跟随这一位神的,若他是我们的王,我们就要修理看守、治理这地,我们就要用神的道来自治,呈现出来是自治的生命。我们就要在公共的生活当中,公共生活的经验当中,求神的道来治理我们,使我们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来行。

有一次,一个同工讲了一句话,他说:“我们教会很讲规矩的,你要讲规矩,你不能够要求报名你不报名,要求缴费你不缴费,到时候你自己就来了,我们教会是讲规矩的。” 其实,教会也不像公司要求那么的苛刻,实在要来,实际上也就让你来了。但是他要传递的是一种属灵观对你的挑战,也是要讲规矩的,这规矩是对你的约束。规矩就是,如果这规矩是出于神而不是人的传统的,这规矩就是对邻舍的爱,这规矩就是对别人的尊重,这规矩就是彼此地委身,就是你拿时间来委身,你拿金钱来委身,你拿你的意志、你的选择、你的决定,和别人的选择、别人的金钱、别人的时间一起来委身,来完成对神的敬拜和完成神所托付给我们的生命和对时间的治理。

1、教导职分上的混乱

保罗在这一段经文里衷心地讲到一个在教导的职分上的混乱。保罗说:“讲道的只好两个人、或是三个人、其余的就当慎思明辨。”另一处说:”其余的就当闭口。”“慎思明辨”的意思不是指说,就是坐在那里听道,做一个消极的成员,或者是一个消极的敬拜者。“慎思明辨”是表明会众对道所负的责任。会众对自己所听的道负有慎思明辨的责任。你不能够因为明明别人都叫你去撒谎,你还跟着去做,然后你说他是牧师、他是长老、他是教会的同工,叫我去做的。你在神的面前永远有一个个体独立的地位,那个独立的地位是你在神的道面前的一个责任,就是慎思明辨。就是在那个规矩当中慎思明辨,而不是说人人来做教导。

在整本的圣经当中所彰显出来的职分上面的一个原则,就是从旧约到新约的一个见证,就是两三个人的原则,这也是一切司法制度的原则、一切的见证的原则、一切的判断的原则,乃至于在长老会的传统里面这也是教会治理的原则,那就是两个人至多三个人。在这一段里面特别提到妇女在会中闭口不言。这一段经文给很多姐妹或者很多教会,会带来很多的困惑,甚至有很多的姐妹甚至会痛恨这些经文,因为她们会认为这跟一些个人自由的坚持是相冲突的。我相信保罗在写这段话的时候,也是因为哥林多教会里面有这样子的姐妹,或许她们是一些特别属灵的姐妹,或许她们是说方言很多的姐妹,但是保罗说:“妇女在会堂闭口不言。”我们不是把它解释为绝对的在教会当中不能够说话,我们有一个最清晰的、谨慎的解经,是在于说将这段经文的应用放在那带领的、为首的、为头的职分以及那带着权柄来教导、劝勉成年弟兄的话语的侍奉上不应当由姐妹来担任。

无论你怎样去解释,我知道今天的教会里面,包括很多的学者,包括一些神学家,他们用了各种的解经法,各种诡异的、新颖的、世俗的或者高等批判的一些释经法去否定这些清楚明白的经文。包括在提摩太前书第2章提到“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她辖管男人。”我们之前已经讲到说,男女生命地位的平等和他在被造和在圣约群体之中神所托付的那一个角色的不同。有的时候你必须要去面对上帝的话语,你需要来明白,若是不能明白神的国和祂的圣约,和神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或在整个宇宙当中祂的心意,你就很难能来顺服和接受。但是,如果我们最后解经的结果是否定了字面上的意思、合乎上下文的文法的意思、甚至是大多数信徒普通的常识可以来理解的含义,这样的解经是会对基督徒良心的一种欺骗。我们可以透过解经发现这段经文的意思有不同寻常,有我们所没有看到的一个侧面。如果“我不许女人讲道,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彻底地把这个意思解释掉,那就是诡诈的和不顺服的,那就是先有了一颗不顺服的心,然后再去寻找和意图论证得出释经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有常识,我们每个人都有基本的文法,我们每个人都有圣灵所带领的良心。所以我要说,无论在其他的一些教会、宗派或者是一些新派的神学家他们怎么去解释这些类似的经文,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在上帝的创造里面,无论是在家庭还是教会乃至于在整个的社会,祂设定男人作为圣约的代表和圣约的头。

我在前两天专门看了耶鲁大学公开课里面有一课讲《现代女性的崛起》。有一个女学者讲那一堂课。一开始的时候在PPT上打出一段话来,听众里面也有很多是女性,说:“男人现在是世界上新的累赘”。因为女人的地位已经提高到这样的地步了,“男人是新的累赘”。我曾经去过耶鲁大学,在耶鲁大学的图书馆的对面有一个雕塑,那个雕塑是一个水平面的、好像磨石的一个圆形的平面,中间有一股泉水出来,然后从里面到外面一圈一圈地刻着从耶鲁大学建校开始每一个年份的男女入学的比例。第一年肯定是没有女生的,然后慢慢、慢慢开始有女生入学最后到大概1990年前后,女生开始超过男生,他们在那个地方作了很大的一个标志表明一种胜利。今天在美国,每一年大学毕业生里面的女性远远地多于男性。女性接受教育是好事情,我们绝对不反对女性接受教育。但是当这个社会有了一种完全相反的意识形态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在教会还是在家庭,乃至于在社会上,那一种不在神的计划、不在神的国度、不在神所立定的次序当中的意识形态,那一种对个人自由的坚持会相当大地来损害我们的生命,以致最终损害耶稣基督的教会。因为教会就是由弟兄和姐妹构成的,当弟兄和姐妹不能够合乎神的心意被搭配的时候,耶稣基督的身体就是一个混乱的身体。

我在以前跟大家讲过,我说有两个词来表达主日我们聚集在这里,一个词叫做“主日的侍奉”,一个词叫做“主日的敬拜”。现代的福音派教会越来越不喜欢用“主日的侍奉”而越来越喜欢用“主日敬拜”这个词。我就做了一个调查,侍奉和敬拜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不是问圣经上有什么区别,我是来问今天我们的属灵观上的区别。我在Google上面作了一个搜索,搜“Sunday service”的图片,然后搜“Sunday worship”的图片。“主日侍奉”这个关键词,搜出来的图片不给大家看了,因为基本上跟我们教会拍的照片差不多,就是很安静的、好像很有次序的、就是看起来很规规矩矩的,也不知道那个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也许是被圣灵感动了,也许根本在想其他的事情,但是都是差不多这样的画面。但是当我去搜“Worship”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些画面……我记得,我们在平安夜的小组里面,有一个小组,他们代祷的主题叫“圣洁的音乐”,他们里边就放了很多成都的酒吧夜店里面的照片,我真的分不出来他们的差别,如果他们这里面没有出现一个十字架的话,没有在上面写一个Worship,我就根本分不清楚这是教会还是夜店,我就根本没有办法分清楚这是酒吧还是教会。我不是说基督徒不能够有这样很畅快的时候,很释放的时候。但是我们所理解的敬拜,如同在哥林多教会里面所出现的混乱,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属灵观。这是保罗所批评的。保罗在这一章的一个中心,我用这句话来表达:就是反对无政府主义的信仰观,神不是叫人混乱,不是否定轻看礼仪、组织和职分,因为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凡事要规规矩矩地照着次序行,因为先知讲道只有两个人或三个人。

2、圣约群体的教会观

在这一章里面,保罗的关注点和哥林多教会的关注点不一样,他的关注点始终是群体而不是个人,他始终问的是无论你做什么,你的目的是要叫人安静,不是叫人混乱。无论你做什么,这一切的次序跟规矩乃是凡事都当造就人,他用这个来做关于讲道和关于方言的教导。无论你做什么,你是慎思明辨,或是做先知讲道,都是为了叫众人、叫别人、叫大家、叫神的教会能够学道理,叫众人能够得劝勉。他的关注点始终是圣约群体,而不是你个人属灵的感受。保罗的意思不是说我们没有属灵感受,也不是说我们不在我们的内心去追求神的恩典在我们里面真实的同在,但是在教会当中,关注点始终是圣约群体在那美善的次序当中圣灵所赐的恩赐而能够得造就。若有人以为自己是先知,或是属灵的,就该知道我所写给你们的是主的命令。若有不知道的,就由他不知道吧!(林前14:37-38)
什么叫属灵?不是眼睛闭起来是属灵,保罗在这里把属灵跟主的命令联系在一起。只有一条属灵人的道路,就是分辨、知道并且遵循主的命令。你若是属灵的,你就能分辨我所讲的是主的命令,你若是属灵的,你就能遵循主的命令,若不然,你就不是属灵的。保罗说:“若有不知道的,就由他不知道吧!”其实原文的意思比这个更强烈,“知道”这个词在圣经里面所表达的不只是指到你脑袋里知不知道,而是指到你跟上帝之间的关系,生命的关系。还有意思是说:若有不知道的,若有认不出这是主的命令的,若有不认识神的,就由他不被神认识吧,也就不被神知道,是多么地可怕!

我们一起低头祷告:

天父上帝,我们感谢赞美你!你把我们这些人从垃圾堆里面拣选出来,你也把在中国的这些基督徒从那几千年专制的文化当中,从那缺乏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相交的经验当中救拔出来。对我们来讲,过一个信仰的生活真的是难的。因为我们既缺乏公共生活的经验,我们更缺乏将这经验在主你的里面来更新成为建造你自己的教会和这属灵的生命、美善的次序活出来,求你的恩典临到我们,求你的圣灵在我们当中来运行,照着你所说的: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求你使我们安安静静地做我们自己的工,使我们安安静静地就得着主啊,你的赏赐,叫我们不必用那种“文革”式的方式,不必用那种无政府主义的方式,不必用那种仇视宗教生活,或者忽视那一切礼仪、组织和职分的方式去寻求那虚假的个人的自由、虚假的生命的成长。

主啊!在你的教会当中成长是艰难的,因为我们罪人跟罪人相碰的时候真的是很痛苦的。如果没有你的恩典,没有人走得下去,所以很多的时候,我们宁愿把眼睛闭上,因为不是不愿意见你的面,而是真的不愿见这些弟兄姐妹的面。主啊!求你怜悯我们,求你在我们的当中用你的恩典使我们睁开眼看见你的国度,看见在众弟兄姐妹生命当中的美好,看见他们是神所爱的,看见他们是耶稣基督用祂的宝血所赎回来的人。让我们这样的一群人,今天一起来预备领受你的身体,求你来带领我们,带领我们今天在圣餐擘饼的时候,主!先知的灵是顺服先知的,你使圣灵在每个你的儿女的心中做奇妙的工作,柔软我们的心,更新我们的属灵观,在今天使我们经历到与你同在、与众弟兄姐妹一起来领受主爱的长阔高深。感谢赞美神!听我们的祷告奉主耶稣基督宝贵的圣名。阿们!

打印